俄印等多国对西方NGO说不 普京新法在各国不鲜见【2】

2015年05月25日14:41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原标题:俄印等多国对西方NGO说不 普京新法在各国不鲜见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王海运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俄罗斯对NGO强硬是有原因的,西方势力不断在俄罗斯煽动“颜色革命”,NGO是主要载体之一,俄罗斯一直非常警惕。他认为,普京有民意基础,NGO政策能够得到民众支持。

俄罗斯列瓦达民意研究中心201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过半民众认为从事政治、人权等领域活动的非政府组织不应从国外接受资金。

“普京的新法律在世界各国并不鲜见”

“你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一个‘外国代理人’吗?”日本《外交学者》22日以此为题刊文称,本月吉尔吉斯斯坦国会的人权委员会并未对一项法律草案发表看法。该草案一旦通过,将导致许多NGO被打上“外国代理人”标签。文章称,继俄在2012通过用于关闭或打击NGO、异见人士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律后,吉尔吉斯斯坦于2013年首次提出类似法案。

“普京的新法律在世界各国并不鲜见。”德国《时代周报》认为,不少国家担心西方的NGO战略,这需要西方反思。西方希望通过NGO赢得其他国家的开放交流机会,从而减少紧张、矛盾和误解,但却事与愿违。像埃及等国,现在对西方NGO也加大监控。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埃及对NGO的管理在“革命”以前曾相对宽松。由于埃及与西方社会的密切联系,NGO随着全球的迅猛发展而发展,形成各类非政府组织数万个,绝大多数来自西方,有的来自其他伊斯兰国家。2011年埃及爆发“革命”时,一些NGO与境外总部往来密切,引起埃及政府注意。埃及安全部队2011年曾突击搜查当地17家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办公室,其中3家来自美国。

2015年年初,埃及检方突击搜查了17家埃及境内的NGO办公室,宣布起诉43名涉案人员,其中包括19名美国人。埃及方面表示,受调查的非政府组织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在埃及境内从事政治活动,非法从国外获得资金援助。不过,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埃及政府最近公开表达了对经济类NGO的欢迎态度。

印度最近也因NGO问题遭到西方批评。从今年5月起,印度内政部吊销国内近9000家非政府组织的登记资格,理由是这些组织无视印度的海外资金流入规定,近两年内不能定期汇报资金收支状况。本月初,在绿色和平组织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相继遭到融资限制后,美国驻印度大使对莫迪政府发出罕见的公开批评,称这一行为会引起公民社会的“寒蝉效应”。目前,印度政府与国内数千家非政府组织间的僵持仍在继续。

格斯勒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NGO是西方的软实力。最近印度等国家也在对很多NGO采取限制措施,引起西方不满。NGO在很多国家引起这么大争议,是这些国家看到了西方NGO的效应。比如在中东北非“阿拉伯之春”中,NGO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这些国家吸取了教训。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NGO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它们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关注点。但这些组织大部分是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运作的,它们的要求有时会脱离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当地的发展现状,因此导致与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矛盾。还有一些依靠西方政治势力资金资助,因此走上干预政治、搅动社会的道路。对这一类,应当依法依规,加强监管,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环球时报驻外特派、特约记者 苏明 青木 邹松 韩晓明 环球时报记者 王盼盼 柳直 丁雨晴】

(责编:燕勐、张茜)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