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莫斯科5月25日电 (记者 华迪 屈海齐 实习生 陆雯欣) 当地时间5月24日晚,中俄两国文化界约百余人齐聚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缅怀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画家高莽。在一段段动情的脱稿讲述和独家回忆中,高莽先生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形象立体而清晰,仿佛他从未离去……
“这是一场非同寻常的活动,高莽这个名字无论是对中国的俄罗斯研究者,还是对俄罗斯的汉学家,甚至对所有熟悉苏联和俄罗斯文学的中俄两国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忠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忠于自己的工作,忠于俄罗斯文学和文化,同时,他还是一个忠诚的男人、丈夫和父亲。我们今天聚在一起追思高莽,不仅因为他在专业方面和工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我们纪念他还因为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们尊重他,爱戴他,因为他有着闪光的、高贵的人格。”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文化参赞兼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龚佳佳如是说。
在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嘉琳娜·库里科娃看来,高莽是中俄文学界中最闪亮的一颗星。她说:“我们不仅应当记住高莽,还应当让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包括他的画作,还要让人们了解他为此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我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但剩下的日子我想献给俄罗斯,献给我所相信的中俄友谊。我们两国人民应当相互了解并且相互理解,同呼吸共命运。我就要离开了,作为俄罗斯的朋友,我的一生都献给了我们的友谊。”这就是我们要记住的人,库利科娃说。
“我与高老师最后一次见面时,他曾经说想在有生之年再看看俄罗斯,但遗憾的是身体不容许了。今天,我们在一起缅怀他的人生,仿佛看到了他,听到了他的声音。”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在缅怀高莽老师时动情地说道,“最早是从中学语文课本上‘认识’的高老师。念中学时,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苏联作家冈察尔的短篇《永不掉队》,译者是乌兰汗”,“他很博学,从诗人茨维塔耶娃到帕斯捷尔纳克,从苏联的地下出版物到俄罗斯侨民文学,他都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的讲座内容丰富,材料新颖,语言幽默。他是一位好同志、好老师、好男人,无论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很优秀的人, 虽然高莽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将继续他的俄罗斯文学事业和翻译事业。”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李英男在回忆起高莽先生时说道:“我非常尊重、热爱高莽,每次和他见面时总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善良、真诚和活力。在我们相处后期他经常说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但是我对此并不相信,因为他总是表现得精力充沛,他对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学的热爱丝毫不减。所以,去年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时简直难以置信。对我来说,高莽是中国研究翻译俄罗斯文学的整个时代。如今高莽不在了,回忆起来更觉得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翻译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希望无论是在创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能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上合组织前副秘书长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在评价高莽时称,“他是一位真正的民间外交家。”
俄罗斯作协外国文学委员会主席奥列格·巴维金向大家讲述了与高莽先生共同出行的经历和最后一次去医院病房中探望他的情形。巴维金在展示与高莽交往的珍贵影像和书信资料时说:“他的离世让我感觉到生命中失去了些了什么,总有些什么东西缺失了……”
高莽,中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画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他长期在各级中苏友好协会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从事翻译、编辑、俄苏文学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与对外友好活动;同时从事文学与美术创作。1996年,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他为名誉会员。1997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因其对中苏中俄文学艺术交流的贡献授予人民友谊勋章。2013年,高莽凭借译作阿赫玛托娃的叙事诗《安魂曲》,获得了“俄罗斯-新世纪”俄罗斯当代文学作品最佳中文翻译奖。2017年10月6日,高莽在京辞世,享年91岁。
当晚,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资深研究员伊琳娜·扎哈洛娃设计完成的布艺《高莽纪念展》也同时对观众开放,共同缅怀高莽这位伟大的俄罗斯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