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沃罗涅日的共产国际工厂,组装了最早的两台BM-13战斗发射装置,它被苏联士兵们亲昵地称为“喀秋莎”。
关于名称的来源有几个不同的说法。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因为BM-13战车最早生产厂家的商标是字母“K”,而当时流行着一首叫《喀秋莎》的同名歌曲。
1941年7月初,苏军组建了以伊万·弗列罗夫(Ivan Flerov)大尉为首的第一个野战火箭炮独立实验连,他们共装备了七套火箭炮系统。
1941年7月14日,火箭炮连向法西斯军队占领的奥尔沙火车站发动了齐射。1941年10月初,在从后方向前线运动的过程中,弗列罗夫的火箭炮连在斯摩棱斯克州博加特里村附近遭到了敌人的伏击。在射光了所有弹药并炸毁战车之后,连长伊万·弗列罗夫和大部分士兵光荣牺牲。弗列罗夫因其英勇表现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为了纪念火箭炮连的功勋,在奥尔沙市建有一座纪念碑,在鲁德尼亚市建有一座方尖碑。
1941年8月至9月,共有324辆BM-13和BM-8火箭炮被发往前线。第219“喀秋莎”营还参加了攻占柏林的战斗。1941年秋天,这些部队在组建时,并授予近卫军称号。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关于人民网俄罗斯频道 | 关于人民网俄罗斯代表处 | 网站声明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