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门”事件惹恼了世界各国。美国对欧盟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监控,让德国和法国深感震惊。德国政府称美国的监听计划是“冷战之举”,法国总统奥朗德要求美国立即停止监控欧盟,欧盟官员则要求美方就监控事件立即进行澄清。美国“窃听欧盟”“窃听亚洲”“窃听世界”的举动无疑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大丑闻。国际舆论认为,美国政府过去一直自诩为人权和道德卫士,并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指责别国对其实施网络窃取和攻击行动。“棱镜门”事件表明,美国政府不是人权事业的捍卫者,不是“互联网安全的守护神”,而是“黑客帝国”的缔造者,“网络战”的发动者,国际关系准则的破坏者,世界人权事业的敌人。
尽管斯诺登摧毁不了美国政府监控全球的“棱镜计划”,但他却将美国监听世界的真相告诉了世人。斯诺登被美国政府视为“国家的敌人”,一些政府高官、国会议员咬牙切齿地送给他“叛国罪、刑事泄密罪”等罪名。一些美国媒体也从白宫的立场出发,指责斯诺登的“叛国行径”。《纽约时报》说他不过是个孤独的泄密者,《华盛顿邮报》认为,称斯诺登为英雄是大错特错。
但国际舆论却对斯诺登充满赞誉和同情。英国《卫报》认定他是美国“新一代爱国者”,在他面前,美国政府应当感到羞耻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反省。斯诺登不畏强暴,揭露真相,并相信可以用这一方式来维护世界和平。他代表的是能够深刻反省冷战思维的新一代美国年轻人,他们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反对政府侵犯公民隐私的恶行。斯诺登用“不惜个人巨大代价的英勇努力”揭露了美国的“棱镜”监听项目,这一行为让世界“变得更好更安全了一些”。——正是基于这一判断,一位瑞典教授提名斯诺登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8月1日,俄罗斯批准了斯诺登的避难申请,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棱镜门”事件似乎正在落下帷幕。但就在斯诺登离开机场前往某个安全之地的前一天,英国《卫报》又公开了由他泄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另外一项被称为“X关键分”的监控计划。这项始于2008年的监控计划“触角最广”,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网上信息,可以“最大范围地收集互联网数据”,包括电子邮件、网站信息、搜索和聊天记录等等。据说,美国情报机构可以通过这一监控项目对个人的互联网活动进行“实时监控”。看来,斯诺登的“揭发和批判之举”或许真的是刚刚开始,世人根本无法想象美国政府指挥的世界顶级黑客行动规模到底大到何种程度。(记者 汪嘉波)
![]() |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关于人民网俄罗斯频道 | 关于人民网俄罗斯代表处 | 网站声明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