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频道>>历史

6月24日:中苏两党关系公开破裂

2013年06月24日16:1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字号

五、公开论战

从1962年11月起,苏共领导人和苏联报刊发表了大量的反华讲话和文章。在苏共指使下,有40多个党发表决议、声明和文章,反对我党和阿党,使许多党发生分裂。在这种情况下,我被迫进行公开答辩,写了一系列答辩文章。为了留有余地,未公开点名批评苏共领导。

至此,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1963年发生李万林事件。李是我国防部派到苏联军事学院学习导弹设计的,他了解我国导弹发展情况。苏想策动他叛国,遭到拒绝后被谋杀。与此同时,苏还在我留学生中进行策反活动。随着苏方对我留学生、实习生限制越来越严,我国也就不再派了。

1963年以后,苏方开始限制我使馆人员活动,并驱逐过我馆人员。在我使馆周围派了12名警察监视;苏格别乌还在使馆旁边开设一个咖啡馆作为监视哨,我馆人员外出即有特务车跟踪。

为了消除分歧,加强团结,共同对敌,我党同意派代表团到莫斯科举行两党会议。我们在6月14日答复苏共的信中,提出丁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总路线的建议,以便在会谈中系统地交换意见。不料遭到苏共拒绝。

1963年7月5口,中共代表团去莫斯科进行两党会谈,团长是邓小平,副团K彭真,团员有康生、杨尚昆、刘宁一、伍修权和潘自力。苏方有苏斯洛夫、格里申、安德罗波夫、伊利切夫、波诺马廖夫、萨丘科夫、契尔沃年科。会谈是拉锯式的,双方各讲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观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结果不欢而散。代表团于20日即离苏回国。

在中苏会谈期间,苏联于7月14日发表了苏共中央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全面反驳我总路线的建议。苏联各报刊、电台连篇累牍地发表社沦、文章、消息,支持苏共攻击我党。我党中央于7月19日发表声明,指出苏共公开信中对我党的反驳不符合事实。我不能同意。次日在各报上发表厂双方的信。从1963年9月6日起,到1964年7月14口1L,我们先后发表了“九评”,在国际共运中开展了一场大论战。

六、赫鲁晓夫下台

苏共中央宣布:由于赫鲁晓夫年迈和健康的原因,解除他第一15己相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第一书记,柯西金为部长会议主席。

这件事对全世界震动很大,引起各方的猜测和注意。据我们了解,解除赫鲁晓夫职务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说他是由于内外政策失败,引起党内不满;一说是由于他主观片面,简单粗暴,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再一种说法是两者兼而有之。事情的经过是趁赫鲁晓夫在索契休假的时候,由苏斯洛夫在莫斯科召开主席团会议商定,然后召开中央全会通过,再将赫用专机接回莫斯科宣布的。我们建议国内采取一看二帮的方针。利用这个机会,促进苏共改变错误的内外政策。中央决定派周恩来总理率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同时也动员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参加。11月5日,代表团抵苏,除参加庆祝活动外,还举行了两党会谈。苏共新领导明确表示要继续执行苏共二十大以来的路线,并决定翌年召开国际会议,在国际共运问题和对中国的问题上,同赫鲁晓夫没有差别。在11月7日晚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招待会上,苏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还向贺龙元帅挑衅,说赫鲁晓夫已下台,你们毛主席也应下台,这样我们就能和好。贺龙同志当即顶回,明确指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13日晚代表团回国。不久,我发表了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文章,阐明了我们的看法。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两党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由争吵变为敌对,除了没断交以外,已坏到不能再坏的程度。

1965年3月初,苏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运的分裂会议,有十几个党参加,其中3个党已经分裂,有7个党反对,没有参加。会后发表一个协商会晤公报,继续坚持赫鲁晓夫的路线。国际共运从此分裂,社会主义阵营也分裂了。1966年3月,苏共二十三大,我党没派人参加,从此就断绝了两党关系。

12月13日,苏共举行中央全会,勃列日涅夫在会上作了反华报告,并通过决议,指名攻击毛主席。1966年8月,苏联驱逐了我全部留学生;同时我撤回全部工人,还清了全部贷款。苏撕毁了猪肉换木材的合同,两国贸易大大减少。1969年3月,苏联制造了珍宝岛流血事件,挑起边界冲突,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和驻军蒙古人民共和国,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把中苏关系推向战争的边缘。

出处:《为中华之崛起》作者:张德群

(责编:华迪、张茜)

每日头条更多>>

图片推荐更多>>

视频更多>>

热点调查

乌克兰局势将会怎样?
政治经济危机持续几年
很快平静
东西方对峙使得乌克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