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频道

索契冬奥会赢得世界尊重

2014年02月11日08:21  来源:法制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索契冬奥会赢得世界尊重

  2月7日,第22届冬季奥运会开幕式在俄罗斯索契的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冬奥会终于在世人的期待中揭开了唯美的神秘面纱,俄罗斯借以向全世界展示了新的活力。 新华社记者 王昊飞摄

  □春法

  经过漫长筹备,第22届冬季奥运会终于在俄罗斯著名旅游城市索契向世人揭开了唯美的神秘面纱。冬奥会前,俄高加索地区恐怖活动异常活跃,数次暴力恐怖袭击给索契冬奥会和俄罗斯民众的内心蒙上一层阴影。政治层面,西方政要纷纷以各种理由拒绝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西方媒体更是频繁以"腐败“、“人权”、“体育监狱”等借口进行炒作,不遗余力地抹黑俄罗斯。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惨痛教训尚未淡出人们的记忆,面对恐怖分子针对平民肆无忌惮地袭击,面对那些等待着看“笑话”的西方媒体和政客,俄罗斯的安保措施看似严格,却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对运动员、观众及平民的保护,也是对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的坚强捍卫。

  反恐挑战前所未有

  索契冬奥会已经顺利拉开大幕,但赛会开始前的恐怖威胁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简单回顾俄罗斯经历过,甚至是正在面对的恐怖威胁,有助于我们更为直观地了解索契冬奥会,理解俄罗斯。

  2013年第四季度,位于索契以南700公里的伏尔加格勒连续发生三次爆炸案,共造成40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

  2014年1月22日,匈牙利、德国、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奥委会收到电子恐吓信,恐怖分子在信中声称正在筹划针对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恐怖袭击,建议运动员不要前去参赛。

  2014年1月下旬,俄罗斯和美国媒体分别爆出,臭名昭著的“黑寡妇”已潜入索契。为防不测,俄安全部队发出通缉令,在所有公共场所展开严格排查。

  2014年2月5日,在索契冬奥会开幕前三天,美国政府公开警告,恐怖分子可能将炸药藏到牙膏或化妆品中,制成“牙膏炸弹”对索契冬奥会发动袭击。俄罗斯针对类似袭击早有预案。冬奥会开幕前,俄各主要城市航空港均加强了安保措施,并严格限制乘客携带液体登机。对那些需要依赖药物的特殊乘客,则需要提供有效医学证明后方可携带液体药品登机。

  2014年2月7日,在冬奥会开幕之际,一名乌克兰乘客声称飞机上有炸弹,企图劫持一架载有110名乘客的土耳其民航飞往索契。事发后,土耳其两架F-16紧急升空,迫使该航班降落在伊斯坦布尔机场。目前,土耳其当局尚未公开这名乌克兰劫机犯的身份和作案动机,但舆论纷纷猜测此事或与索契冬奥会有关。

  安保投入超历届冬奥

  面对现实的恐怖威胁及西方媒体过度渲染的紧张气氛,俄顶住压力,采取强力手段积极应对,展现出强国的自信姿态。

  俄总统普京曾表示:“如果我们允许自己示弱和显现恐惧,那么我们将促成恐怖分子达到他们的目标。”

  为保障索契冬奥会安全,俄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举办大型体育比赛的经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扰民,给参赛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良好的比赛与观赛环境。

  此次俄执法机构和情报机构共出动约4万名工作人员负责安保工作。统计显示,此次索契冬奥会安保费用达到30亿美元,不仅成为历届冬奥会之最,甚至超过伦敦奥运会。

  冬奥会前,俄先是完善《反恐法》,其核心是恐怖分子及参与恐怖活动的人的家属将承担连带责任,试图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遏制恐怖活动,为索契冬奥会保驾护航。其后,针对高加索地区频发的恐怖袭击,俄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处理善后事宜,打击与安抚并举,赢得民意支持。

  在索契城市安保方面,俄采取了内外两部分措施。在城市外围,由军队和武装力量完成海陆空立体部署,并在冬奥会开幕前一个月,禁止没有审批的外来机动车进入索契,从外部切断恐怖分子可能进入索契的通道。

  在市区方面,俄提前清理城市非法移民,在冬奥会期间对索契实行“分区管理”,保证核心区域和敏感区域的“绝对安全”。比赛期间,俄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设置了特殊的“观众护照”,通过个人信息“筛查”进入奥运场馆的普通观众,最大限度减少恐怖分子、极端分子混入奥运场馆的可能性。

  邻居中国力挺支持

  俄罗斯承诺要将索契冬奥会办成全球体育盛宴,然而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内的多名西方国家元首却宣布不出席冬奥会开幕式,企图孤立俄罗斯。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普京总统的邀请亲赴索契出席了冬奥会开幕式,并与普京总统举行了会晤,还看望了中国奥运代表团。

  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在境外举行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习近平主席连续第二年首访俄罗斯,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视和支持,显示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开幕式前一天,习近平主席在与普京总统会谈时表示,索契冬奥会是普京总统领导俄罗斯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象征。中俄是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俄罗斯举办索契冬奥会,中国人民正在欢度马年春节,可谓双喜临门。按照中国习俗,邻居办喜事,我当然要专程来当面向你贺喜,同俄罗斯人民分享喜庆。相信在俄方精心组织下,本届冬奥会一定会精彩纷呈,成为一次令人难忘的体育盛会,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主席还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此次专程前来,就是要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及其本人对俄罗斯举办冬奥会的支持。

  索契不是“一锤子买卖”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索契绚烂的开幕式、集中在到底有多少国家政要出席了冬奥会开幕式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索契冬奥会能给俄罗斯留下什么呢?

  俄罗斯显然不想把索契当成“一锤子买卖”。普京日前表示,希望奥运会让人们对俄罗斯“刮目相看",也希望索契为举办冬奥会建设的运动场馆可以使用一百年,在俄民众体育健身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上周三在政府会议上表示,未来数年,俄计划向运输安全领域拨款460亿卢布(约合80亿人民币),用以改善俄境内机场、火车站、公路及铁路设施的安全状况。梅德韦杰夫强调,伏尔加格勒发生的悲剧表明,提高机场、火车站和道路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显然,近年来频发的机场、火车站爆炸事件给俄罗斯敲响了警钟,也留下了深刻教训。

  2018年世界杯将在俄罗斯的11个城市举行,此次索契冬奥会不仅会给俄罗斯带来新的荣耀,更会在现实层面为举办世界杯积累宝贵的组织经验和安保经验。目前小范围的恐怖威胁仍未消除,世界杯将是对俄罗斯又一次”大考“。

  四年一届的冬奥会无疑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其中有西方的冷眼旁观,有恐怖分子的虎视眈眈,有俄罗斯的忐忑无奈,也有中国这个好伙伴的坚定支持。俄罗斯人绞尽脑汁设计的开幕式虽出现了不小的技术失误,但仍不乏亮点。面对前所未有的恐怖威胁,面对西方政要缺席、腐败指责、预算超支、降雪量小、基础设置不完善、部分运动员拒绝出席开幕式等诸多困难,俄全力应对,坚强捍卫了奥运精神,赢得了世界尊重。

 

(责编:李倩、张茜)

每日头条更多>>

图片推荐更多>>

视频更多>>

热点调查

乌克兰局势将会怎样?
政治经济危机持续几年
很快平静
东西方对峙使得乌克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