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频道

俄罗斯迎来中国文学的春天

2014年11月28日08:2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           字号

人民网莫斯科11月28日电(记者 陈效卫、林雪丹) 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文学是不同民族间沟通情感的最好桥梁。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确定把加强中俄文学交流作为突破口,目的就是以文学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识相爱”。

与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俄罗斯和前苏联文学的大规模、成体系译介不同,即便是中苏关系最好的年代,俄罗斯对中国文学也没有进行全面和深入地译介。不管是屈原、李白,还是鲁迅、老舍,其影响力仅局限在小部分汉学家的书房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俄罗斯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出版,是零散的,是学者出于研究目的的个体行为,整体上是“自发的”,俄罗斯普通民众对中国文学所知甚少。而中国民众对俄罗斯文学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俄罗斯新生代作家和文学新发展缺乏新的认识。

为了改变当前中俄关系政治火热、经济升温、文学冷清的局面,2012年8月24日,我和俄罗斯出版和大众传媒署格里高利耶夫副署长第一次会面。这是我们双方一系列卓有成效合作的开端。正是在这一次会面时,我提议由中俄两国主管出版的政府部门共同启动中俄典籍互译出版项目,在五年内各翻译对方国25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总共翻译50部。格里高利耶夫副署长非常豪迈地当场将这个目标翻了一番,表示最好是在六年内双方各翻译50部,总共翻译不少于100部作品。格里高利耶夫副署长的表态令我喜出望外。我当即表示,太好了,这才符合我们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水平!可以说,我们一拍即合,并对此项目的前景感到振奋。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经过长达九个月的反复讨论和修改,中俄两国经典和现代作品互译出版谅解备忘录于2013年5月20日签署。此后项目进展迅速,在协议签署后的三个月内,双方即确定了各自的书目,“俄罗斯文库”50卷、“中国文库”首选书目50卷、候选书目30卷。今年9月3日,包括老舍的《猫城记》、王蒙的《活动变人形》、铁凝的《笨花》、莫言的《生死疲劳》等10部中国文学作品已经被译为俄文并在俄罗斯出版发行。年底前,《谢德林作品集》等15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将被译成汉语在中国出版发行。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是在政府推动下的中俄学界的一次“自觉”行为,是两国文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中俄两国民众从此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对方国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从中了解自己最大邻国的真实面貌,接触对方的思想,增进双方的感情。这对发展和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相信,这一项目仅仅是两国在文学和出版领域一系列成功的开始,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我们必将取得更多的成果。中国驻俄使馆文化处和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将一如既往为两国出版界的合作交流提供全力支持和协助。

为展示项目成果,推介中俄文学翻译领域优秀俄罗斯出版单位和翻译家,推动“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的继续顺利开展,中国文化中心拟与俄罗斯翻译学院和各承办出版社合作举办“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首批成果“系列译著推介会。本次发布会推介的是由沃斯科列辛斯基先生先生翻译、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分别出版的《猫城记》、《活动变人形》和《儒林外史》。“中国文库”首批成果中的其它7本中国文学译著推介会也将逐步推介。

“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项目的启动和顺利实施得益于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俄罗斯出版和大众传媒署的支持。特别是俄罗斯出版和大众传媒署副署长格里高利耶夫副先生,不仅亲手促成了项目,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给与了大量的关心和支持。我想说的是,没有格里高利耶夫副署长,就不会有中俄两国经典和现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

翻译家被誉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中俄文学交流领不乏优秀的翻译家。中国有一位翻译家草婴,用21年时间将《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翻译成中文,共计12卷400余万字。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创举。今天发布会的主角沃斯科列辛斯基先生(中文名:华克生)也是这样一位值得大家更多尊重的翻译家。他生于1926年,现在已88岁高龄,毕生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和翻译工作。1959年他翻译的《儒林外史》首次与俄语读者见面,经不断修订,至今这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已出版四次,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儒林外史》成书于1749年,刻画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儒林外史》第四版被列入“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此外,在该项目框架下华克生先生还翻译了《猫城记》(老舍作品选)和《活动变人形》。

老舍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作品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喜爱和世界文学界的高度认可。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后来评选委员会得知老舍已于1966年去世,才颁予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和逝世48年后《猫城记》(老舍作品选)与俄罗斯读者见面,可算是迟来的美丽邂逅。书中不仅收录老舍先生代表作《茶馆》,还收录了《二马》、《猫城记》等早期作品。读者通过此书可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位中国作家。今年是《活动变人形》的作者王蒙诞辰80周年,11月12日俄中友协举办了庆祝活动。王蒙先生著作等身,仅小说即有近百部。王蒙先生曾直言,他的文学道路受到俄罗斯文学的直接影响。《活动变人形》是王蒙的代表作,描写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在旧式家庭中的苦闷、游移和迷惘,向往西方现代文明而不可得,一生挣扎而终无所获。有评论认为,《活动变人形》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缩影,是一部民族自我批判书。

华克生先生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古典小说,除了《儒林外史》,他还研究并翻译了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李渔的《十二楼》等。近年来华克生先生学术兴趣转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他对学术的不懈追求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和学习。

各位朋友,今年12月5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即将迎来成立两周年。两年来,在中俄各界支持下,我中心举办各类活动二百余场,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中心致力于推动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沟通两国人民情感。今后我中心将一如既往,努力为俄罗斯观众展示古老而崭新的中国风貌。今天的发布会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两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开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中俄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首批成果系列推介会,关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两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作者张中华公参是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

(责编:燕勐、张茜)

每日头条更多>>

图片推荐更多>>

视频更多>>

热点调查

乌克兰局势将会怎样?
政治经济危机持续几年
很快平静
东西方对峙使得乌克兰分裂